22秋《人力资源统计学》作业_1

未知 试卷 2022-11-12 152

摘要:1、[判断题] 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人力资源统计数字、人力资源统计表和人力资源统计图。A、对B、错 2、[单选题] 人力资源的总变动率指标是指期末人力资源数量除以( )。A、期初人力资源总数B、本期人力资源的增加数C、基期人力资源数量 3、[单选题] 劳动生产...

1、[判断题] 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按其表现形式不同,可分为人力资源统计数字、人力资源统计表和人力资源统计图。

A、对

B、错

 2、[单选题] 人力资源的总变动率指标是指期末人力资源数量除以( )。

A、期初人力资源总数

B、本期人力资源的增加数

C、基期人力资源数量

 3、[单选题] 劳动生产率逆指标指数与劳动生产率正指标指数( )。

A、正比

B、反比

C、互为倒数

 4、[判断题] 统计指数按在指数数列中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以分为定基指数和环比指数。

A、对

B、错

 5、[判断题] 经济价值法又称企业未来收益法,该方法认为,人力资源的价值就在于能够提供未来的收益。

A、对

B、错

 6、[判断题] 单方面观察评价法就是选用某一类指标进行观察评价的方法。

A、对

B、错

 7、[多选题] 全社会人力资源劳动生产率也需要从以下( )方面分别测算。

A、按社会产品总价值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B、按社会产品增加值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C、按社会产品净值指标表示的劳动生产率

 8、[判断题] 统计指数按所表示的特征不同,可以分为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

A、对

B、错

 9、[判断题] 调和平均数是总体各单位标志值倒数的加权平均数的倒数

A、对

B、错

 10、[判断题] 经济价值法与非购入商誉法相比具有优势。

A、对

B、错

 11、[判断题] 统计模型分析法,是将客观现象的统计资料配合适当的数学表达式,反映客观现象间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揭示其运动规律的科学方法。

A、对

B、错

 12、[判断题] 人力资源劳动效益正指标说明单位活劳动消耗量所创造的实际收益,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劳动生产率越低,反之亦然。

A、对

B、错

 13、[判断题] 数量标志是反映事物量的特征的标志,是可以用数值表示的,如工人的工资额、商店销售某商品的数量、某工业企业职工人数等。

A、对

B、错

 14、[单选题] 按时间顺序将不同时期的某种指数排列起来所形成的数列是( )。

A、质量指标指数

B、环比指数

C、数量指标指数

D、指数数列

 15、[单选题] 一般采用报告期人均货币工资与下列哪项之比来表示人均实际工资( )。

A、报告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B、基期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C、报告期的居民收入水平

 16、[判断题] 全面统计报表要求调查对象中的每一个单位都要填报。非全面统计报表只要求调查对象的一部分单位填报。

A、对

B、错

 17、[判断题] 按人力资源统计表的用途不同,广义的人力资源统计表可以分为调查表、整理表和分析表。

A、对

B、错

 18、[单选题] 标准差是数列中各单位标志值与其算术平均数离差平方和的算术平均数的( )。

A、开平方

B、平方

C、立方

 19、[判断题] 劳动保护措施费用,是指用于保护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过程中的安全和健康方面的全部费用,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额中的劳动保护措施费用

A、对

B、错

 20、[单选题] 人工成本总额指数也就是( )与从业人员平均人数指数之积。

A、平均人工成本指数

B、报告期人工成本

C、基期人工成本

 21、[判断题] 动态指数是指在同一时间条件下不同单位,不同地区间同一事物数量进行对比所形成的指数;或同一单位,同一地区计划指标与实际指标进行对比所形成的指数。

A、对

B、错

 22、[单选题] 人力资源统计数据按其性质可分为( )。

A、一次统计数据

B、二次统计数据

C、三次统计数据

D、一次统计数据、二次统计数据和三次统计数据

 23、[判断题] 平均人工成本是指一定时期内企业平均花费在每个职工身上的人工成本,它反映出一定时期职工收入水平的高低程度以及企业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有多大。

A、对

B、错

 24、[多选题] 人力资源统计数据特征包括( )。

A、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反映人力资源的总体特征

B、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反映人力资源的数量特征

C、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反映人力资源过去的信息特征

D、人力资源统计数据反映人力资源的局部特征

 25、[单选题] 人工成本总额增长率指标是指报告期人工成本总额除以( )。

A、期初人工成本总额

B、基期期人工成本总额

C、前期人工成本总额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