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秋《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_3

未知 试卷 2022-11-12 892

摘要:1、[判断题] 天安门诗歌运动是一场人民的文学运动,是“四五运动”的重要构成,它是文学的自由精神、战斗使命的充分表现,它为粉碎“旧时代”做了极为有力的思想准备,为“新时代”吹起了嘹亮的号角。A、对B、错 2、[单选题] 《金牧场》的作者是_____。A、路遥B、史铁生C、扎西达娃D、张承志...

1、[判断题] 天安门诗歌运动是一场人民的文学运动,是“四五运动”的重要构成,它是文学的自由精神、战斗使命的充分表现,它为粉碎“旧时代”做了极为有力的思想准备,为“新时代”吹起了嘹亮的号角。

A、对

B、错

 2、[单选题] 《金牧场》的作者是_____。

A、路遥

B、史铁生

C、扎西达娃

D、张承志

 3、[单选题] __________从更早的1942年写起。主人公是一位商人,他在四十年的时间里,历经新四军抗日、日本侵略者铁蹄践踏中国、国民党统治、新中国建立、“文化大革命”爆发,历尽人世沧桑,在历史反思的坚实基础上,思考了谁是“真共产党”、谁是“假共产党”这一重大问题。

A、《芙蓉镇》

B、《天云山传奇》

C、《李顺大造屋》

D、《内奸》

 4、[判断题] 《绿化树》在主题上是承接《灵与肉》的。

A、对

B、错

 5、[判断题] 国家统一的思想也是“建国文学”所表现的治世精神的重要构成。

A、对

B、错

 6、[单选题] 张贤亮于1983年初发表了一篇描写个人体验的小说__________。

A、《肖尔布拉克》

B、《绿化树》

C、《男人的一般是女人》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7、[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高晓声创作的作品?

A、《“漏斗户”主》

B、《陈奂生上城》

C、《陈奂生转业》

D、《陈奂生包产》

 8、[单选题] 王一生是______中的人物。

A、《孩子王》

B、《树王》

C、《棋王》

D、《小鲍庄》

 9、[判断题] 王润滋的《鲁班的子孙》描写小木匠黄秀川进城耍手艺,带回来一整套新技术的同时,也带回来另一套价值观,背弃了班门祖训和道德传统。

A、对

B、错

 10、[单选题] 《诺日朗》的作者是________。

A、食指

B、江河

C、杨炼

D、舒婷

 11、[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王蒙所创作的作品?

A、《活动变人形》

B、《相见时难》

C、《春之声》

D、《小鲍庄》

 12、[单选题] 下列哪部作品是老鬼的自传体小说?

A、《我应该怎么办》

B、《血色黄昏》

C、《小镇上的将军》

D、《神圣的使命》

 13、[判断题] “伤痕”作家们敏感地发现了社会生活中“并没有忘怀严冬但毕竟早已跨越了冬天的春之声”。伤痕文学既是现实的,又是理想的,属于理想的现实主义。

A、对

B、错

 14、[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食指所创作的作品?

A、《波浪与海洋》

B、《相信未来》

C、《热爱生命》

D、《回答》

 15、[单选题] 张贤亮的成名作是__________。

A、《灵与肉》

B、《绿化树》

C、《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16、[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张贤亮所创作的作品?

A、《肖尔布拉克》

B、《绿化树》

C、《河的子孙》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17、[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平凡的世界》中的人物?

A、孙少平

B、吴仲平

C、田晓霞

D、金秀

 18、[判断题] “伤痕文学”处处体现着一种极为健全的文学思维。对社会、人民、执政党的描写和评价,体现出多重的思维方法,而不是走向极端。

A、对

B、错

 19、[判断题] “建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其主体是理想的现实主义。

A、对

B、错

 20、[单选题] __________是赵树理思想最为混乱的作品。

A、《小二黑结婚》

B、《登记》

C、《三里湾》

D、《锻炼锻炼》

 21、[单选题] 赵树理的__________全篇洋溢着“新生活”正在开始,“旧生活”节节败退的欢乐气氛。

A、《小二黑结婚》

B、《登记》

C、《三里湾》

D、《锻炼锻炼》

 22、[判断题] “建国文学”以趋势性的真实描绘了建国初期的“走上坡路”的中国社会生活,这是拥有“未来”的社会生活。

A、对

B、错

 23、[判断题] 倪吾诚是《蝴蝶》中的人物。

A、对

B、错

 24、[判断题] 霍达的长篇小说《穆斯林的葬礼》通过对一个穆斯林家族几十年曲折的生活经历的描写, 回顾了中国穆斯林漫长而艰难的生活和命运。

A、对

B、错

 25、[单选题] __________表现了诗人对“浩劫”过后自私、狭隘、卑下的社会风气的鄙夷,对自主独立的人格精神的抒发,对伟岸、挺拔、坚实的人格理想的向往。

A、《祖国呵,我亲爱的祖国》

B、《纪念碑》

C、《一代人》

D、《致橡树》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