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 )。摘要:1、[单选题] 最早提出“意识阈”和“统觉团”的人是( )。A、冯特B、詹姆斯C、弗洛伊德D、赫尔巴特 2、[单选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C、被...
A、冯特
B、詹姆斯
C、弗洛伊德
D、赫尔巴特
2、[单选题] 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被试蒙上眼睛后练习画4寸长的线段,经过3000多次练习,毫无进步。其最适当的解释是( )。A、被试缺乏学习动机
B、练习过多导致疲劳
C、被试不知练习的结果
D、缺乏适当的指导
3、[单选题] 不属于沉思型学习者的特征是( ) 。A、错误少
B、反思速度慢
C、深思熟虑
D、权衡多种解决方案
4、[单选题]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其学习结果类型应属于( )领域目标。A、知识
B、技能
C、过程与方法
D、情感
5、[判断题] 每种态度都有清晰的认知成分。( )A、对
B、错
6、[单选题] 皮亚杰提出的四个阶段由低向高的发展顺序是( )。A、不可改变的
B、可以跳跃的
C、因人而异的
D、可人为改变的
7、[判断题] 原有知识越巩固,越易促进新的学习。( )A、对
B、错
8、[单选题]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热爱劳动人民的精神。”这样陈述的目标是( )。A、行为目标
B、认知行动结合目标
C、含糊的目标
D、情感与行为结合的目标
9、[单选题] 为了暂时记住朋友的电话号码以便拨号,最适宜的记忆策略是( )。A、复述策略
B、精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
D、生成技术
10、[单选题] 儿童在理解了一首诗歌的意义以后,要背诵它,最合适的记忆策略是( )。A、精加工策略
B、组织策略
C、朗读策略
D、复述加试背策略
11、[判断题] 先学习正方形再学习平行四边形属于上位学习。 ( )A、对
B、错
12、[判断题] 要改变一个人的态度的充分而必要的条件是促使他陷入认知失调。( )A、对
B、错
13、[单选题] 在心理科学史上( )第一次用自然科学方法研究了人类联想规律。A、艾宾浩斯
B、桑代克
C、斯金纳
D、苛勒
14、[判断题] 对运动技能的解释,习惯论优于认知论。( )A、对
B、错
15、[单选题] 不属于教师发展中形成的素质是( )。A、职业态度
B、宽容
C、敏感性和移情理解
D、情绪的安全感和自信
16、[单选题] 幼儿园小朋友不爱吃肥肉,把偷偷吐在地上的肥肉踢到旁边小朋友桌下,以防老师发现。根据态度和品德的定义这种行为反映的是儿童的( )。A、品德
B、不良品德
C、不能确定
D、嫁祸于人
17、[判断题] 加涅的高级规则学习与解决问题不是同质概念。( )A、对
B、错
18、[判断题] 艾宾浩斯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A、对
B、错
19、[判断题] 两组儿童学习数学,一组进行题海式训练,另一组进行解题方法训练。假定经过测验,前一组儿童训练前后的成绩并未出现显著变化,而后一组儿童训练前后的成绩出现了明显变化。两组儿童都发生了学习。( )A、对
B、错
20、[单选题] 运用准备性原则进行教学意味着( )。A、了解学生的知识准备
B、了解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
C、根据学生的准备状态教学
D、以上都对
21、[单选题] 加涅将认知领域的学习分为言语信息,智慧技能和认知策略三大类,其依据是:( )。A、认知复杂程度
B、知识的内在表征方式
C、学习的信息加工模型
D、内在的能力和外在的表现
22、[单选题] 某3岁儿童事事要如他的意,稍不如意就大哭大闹,父母、爷爷、奶奶没有办法,只好依着他。导致该儿童的耍赖行为的最可能原因是 ( )。A、经典条件反射
B、耍赖行为受到强化
C、该儿童天生脾气坏
D、该儿童有多动症
23、[判断题] 人们通过一段时期的努力工作以后,自己安排一段假期,外出旅游,这种情况属于直接强化。A、对
B、错
24、[单选题] 哈洛用恒河猴作学习定势实验。猴子通过训练与学习,迁移表现是( )。A、通过多次尝试,学会了辨别目的物
B、通过尝试学会了解决辨别问题
C、在后继学习中,解决相似问题速度提高
D、通过经验积累,解决新的不同类的问题的时间大大缩短
版权声明:除特别声明外,本站所有文章皆是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或违规请联系客服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