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摘要:1、[单选题] ( )的思想来源于普莱西发明的教学机器,但程序教学的真正首创者应归功于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斯金纳。A、掌握学习B、程序教学C、合作学习D、发现学习 2、[单选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C、学生能利用...
A、掌握学习
B、程序教学
C、合作学习
D、发现学习
2、[单选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的实例是A、学生考试后,能准确地预测自己的分数
B、学生在学习中能举一反三
C、学生能利用复述策略进行记忆
D、学生在阅读时,遇到难点立即停下来思考或回到前面重新阅读
3、[判断题] 、行为目标,也称操作目标,是指用可以观察和可以测量的学生行为来陈述的目标,是用预期学生学习之后将产生的的行为变化来陈述的目标 。A、错误
B、正确
4、[单选题] 是指一遍一遍地、原封不动地重复要记忆的信息。A、复述
B、维持性复述
C、精制性复述
D、组织
5、[单选题] ( )是以根据教学目标所确定的作业标准为依据,从学生在试卷上答对题目的多少来评定学生的学业成就 。A、常模参照评价
B、标准参照评价
C、准备性评价
D、形成性评价
6、[单选题] ()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A、学习策略
B、元认知策略
C、精加工策略
D、组织策略
7、[判断题] 人的学习是掌握社会历史经验和个体经验的过程 。A、错误
B、正确
8、[判断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情境中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的基本心理学规律。A、错误
B、正确
9、[判断题] 道德认识发展的最高水平是形成道德信念 。A、错误
B、正确
10、[多选题] 先行组织者的概念是由奥苏伯尔最早提出来的。他提出两种类型的组织者即A、陈述性组织者
B、程序性组织者
C、说明性组织者
D、比较性组织者
11、[单选题] ( )是指给学生提供有关的学习材料,让学生通过探索、操作和思考,自行发现知识,理解概念和原理的教学方法。A、发现学习
B、掌握学习
C、程序教学
D、合作学习
12、[单选题] 教师期望效应是由 ( ) 研究发现的。A、皮革马利翁
B、勒温
C、罗森塔尔
D、夸美纽斯
13、[单选题] ()是指导新观念与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既非从属关系,也非总括关系,只是和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整个内容具有一般的联系。A、类属学习
B、总括学习
C、并列结合学习
D、发现学习
14、[多选题] 一般来说,复杂学习是以简单的学习为先决条件的,动作技能的学习从简单到复杂可为三个层级A、辨别与连锁
B、动作语汇的获得
C、问题解决
D、自动化
15、[多选题] 有效组织复习的方法有 ( )和运用多种感官协同记忆。A、及时复习
B、分散复习
C、阅读与尝试回忆相结合
D、整体与部分相结合
16、[单选题] 按照布卢姆的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类,代表着最高水平的认知学习结果是A、综合
B、运用
C、评价
D、领会
17、[单选题] 一个学生为了考试和好的分数、班级的排名、教师的表扬或其他的各种奖赏而学习是( ) 的作用A、内在动机
B、兴趣性动机
C、外来动机
D、直接性动机
18、[判断题] 安德森认为程序性知识是以产生式和产生式系统来表征的。A、错误
B、正确
19、[单选题] ( ) 是人与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行为较持久的变化过程。A、认知
B、学习
C、习惯
D、教学
20、[多选题] 元认知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成分,分别是A、元认知知识
B、元认知技能
C、元认知控制
D、元认知过程
21、[单选题] 假如有这样一个教学目标:“ 继续对学生进行朗读训练”其错误在于A、陈述的是难以观察的内部变化
B、陈述含糊不清
C、陈述的是教师的行为
D、陈述的是外显行为变化
22、[判断题] 组织策略是一种通过形成新旧信息间的附加联系,使新信息更有意义,从而促进对新信息的理解与记忆的策略。A、错误
B、正确
23、[多选题] 学生的个别差异包括A、生理的个别差异
B、心理的个别差异
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24、[判断题] 负强化是使某一行为出现的频率减少而不是增加 。A、错误
B、正确
25、[判断题] 所有的问题都含有两个基本成分 :起始状态和目标状态。A、错误
B、正确
26、[多选题] 根据学习方式的不同,奥苏伯尔将学习分为 ( )两种。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有意义学习
27、[判断题] 教师一定的思想水平、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态度、充实的专业知识、广泛的科学文化兴趣和高度的教育能力等 ,在树立对中、高年级学生的威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A、错误
B、正确
28、[判断题] 精制和组织都是在工作记忆中对信息进行加工的方式,但又是两种不同的方式。精制性复述有助于建立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组织则是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之间的联系 。A、错误
B、正确
29、[判断题] 学习策略是指在学习活动中个体用以提高学习效率的任何活动。A、错误
B、正确
30、[多选题] 下列对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有 .A、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没有关系
B、对于难度适中的学习课题,中等强度的动机为动机的最佳水平,学习效率最高。
C、动机强度低于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提高。
D、动机强度超过最佳水平时,随其强度的增加,学习效率不断下降。
31、[单选题]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 .A、复杂方案
B、学习计划
C、可行方案
D、思维程序
32、[多选题] 能力是一个( )归因,如果将成功归因为能力,会感到自豪,并期望以后还会成功。A、内部的
B、外部的
C、稳定的
D、不稳定的
33、[多选题] 动作技能的培养可以分以下几个阶段进行 :A、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学习情境
B、示范和讲解
C、设定目标
D、联系和反馈
34、[多选题] 教师威信形成的基本条件是 .A、良好的心理品质
B、崇高的思想品质
C、高度的专业知识技能
D、较好的容貌与外表
35、[单选题] ( )是指在将一个知觉目标从它的背景中分离出来时感到困难的知觉特点。A、场独立性
B、场依存性
C、冲动型
D、沉思型
36、[判断题] 合作学习是一种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进行学习的教学方法。A、错误
B、正确
37、[判断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运用“对偶故事法”对儿童的道德问题进行了研究。A、错误
B、正确
38、[判断题] 教师只对真正圆满的回答给予表扬 ,是间歇强化。A、错误
B、正确
39、[判断题] 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学生的谈话内容予以保密,学生的名誉和隐私权应受到道义上的维护和法律上的保证。A、错误
B、正确
40、[单选题] ( ) 是指对学生的反应要及时强化,使其获得反馈信息,即回答问题后立刻可以看到答案,知道对错。A、小步子原则
B、积极反应原则
C、及时反馈原则
D、自定步调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