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一阶段在线作业

未知 试卷 2023-05-07 1739

摘要:1、[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A、错误B、正确 2、[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A、错误B、正确 3、[判断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我们的实际经验出发。A、错误B、正确 4、[判断题]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

1、[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就是毛泽东的个人思想。

A、错误

B、正确

 2、[判断题] 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的全部思想的总和。

A、错误

B、正确

 3、[判断题] 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一切从我们的实际经验出发。

A、错误

B、正确

 4、[判断题] 在中国社会主义改革与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上,“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A、错误

B、正确

 5、[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转变。

A、错误

B、正确

 6、[判断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A、错误

B、正确

 7、[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是

A、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B、毛泽东的思想

C、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

D、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8、[多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基本方面有

A、阶级分析

B、实事求是

C、群众路线

D、独立自主

 9、[多选题] 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的主要内容是( )

A、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

B、没收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C、保护民族工商业

D、没收外国在华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

 10、[多选题]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洋东指出:“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这种奇事的发生,有其独特的原因。”红色政权能够存在和发展的原因是( )

A、中国是众多帝国主义间接统治的半殖民地国家,社会政治经济发展极端不平衡

B、同民革命的政治影响及良好的群众基础

C、全国革命形势的继续向前发展

D、相当力量正式红军的存在以及党的领导的有力量及其正确的政策

 11、[多选题] 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总结的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著标志有( )

A、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B、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C、自我批评的作风

D、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

 12、[多选题] 党的八大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建立起来了。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 )

A、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B、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13、[多选题] 1957年2月,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理论。毛泽东指出( )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同样充满着矛盾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它同旧社会的基本矛盾性质是一样的

C、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反映在政治上可以划分为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两类性质完全不同的矛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是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D、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制度本身的自我调整和自我完善得到解决

 14、[多选题] 1992年年初,**在南方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总结性理论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

A、解放生产力

B、发展生产力

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

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多选题] **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概括体现了

A、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的统一

B、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

C、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与发展目标的统一

D、目的与手段的统一

 16、[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代条件是( )

A、帝国主义战争与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

B、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C、中国工人阶级的成长壮大

D、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趋于成熟的主要标志是( )

A、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系统阐明

B、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提出

C、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沦的创立

D、党的建设理论的创立

 18、[单选题] 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首次写进党章的是( )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D、中共十二大

 19、[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和精髓是( )

A、实事求是

B、群众路线

C、独立自主

D、艰苦奋斗

 20、[单选题] 毛泽东思想不是在个别的方面,而是在许多方面以其独创性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构成一个博大精深的科学思想体系。它紧紧围绕的主题是( )

A、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

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C、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中国革命和建设

 21、[单选题] 认清国情,是认清和解决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近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A、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B、中国的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C、中国是东方的大国

D、中国是一个农民占人口多数的国家

 22、[单选题] 近代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 )

A、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D、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23、[单选题] 区别新民主主义革命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

A、革命指导思想不同

B、革命领导权不同

C、革命前途不同

D、革命对象不同

 24、[单选题] 中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的“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指的是 ( )

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新中国成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

 25、[单选题]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和主要矛盾,决定,中国革命的主要敌人,中国革命的首要对象是( )

A、帝国主义

B、封建主义

C、官僚资本主义

D、民族资本主义

 26、[单选题] “工农武装割据”的战略阵地是( )

A、武装斗争

B、土地革命

C、农村革命根据地

D、政权建设

 27、[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 ( )

A、三大作风

B、党的思想建设

C、党的组织建设

D、坚持民主集中制

 28、[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核心问题是( )

A、分清敌友

B、农民问题

C、无产阶级领导权

D、土地问题

 29、[单选题] 中国革命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根本在于处理好( )

A、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农村革命根据地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B、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者之间的关系

C、工人阶级、农民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三者之间的关系

D、进步势力、中间势力、顽固势力三者之间的关系

 30、[单选题] 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实行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同家资本主义经济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制度。五种经济成分中,在国民经济中居于领导地他的是( )

A、国营经济

B、个体经济

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

D、私人资本主义经济

 31、[单选题] 建国初期,随着全国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人民大众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残余势力之间的矛盾

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2、[单选题]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也曾被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主体”是指( )

A、对个体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社会主义工业化

 33、[单选题] 我国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采取的方针是( )

A、定息

B、“四马分肥”

C、公私合营

D、和平赎买

 34、[单选题] 《论十大关系》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标志。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是( )

A、不要四面出击

B、积极引导,稳步前进

C、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D、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35、[单选题] 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 )。

A、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B、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

D、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36、[单选题] 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指( )。

A、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与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C、生产关系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

D、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37、[单选题] 1956年底毛泽东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成为探索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先声,文章中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 )。

A、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B、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把中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强国

C、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8、[单选题] 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了建设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的战略目标,其中四个现代化是指( )。

A、工业、农业、商业和交通业

B、工业、农业、商业和科学技术

C、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

D、工业、农业、国防和交通业

 39、[单选题] **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是( )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

B、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C、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

D、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

 40、[单选题] 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理论”这一概念,深刻阐述了**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进一步论述了**对这一理论的创立作出的独创性贡献,并郑重地把“**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A、党的十三大

B、党的十四大

C、党的十五大

D、党的十六大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