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2

未知 试卷 2023-08-01 1867

摘要:1、[判断题] 宋代的文学理想是“常”、“自然”,苏轼认为“常”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A、对B、错 2、[判断题] 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是李商隐。A、对B、错 3、[单选题] 关于宋代古文运动第二个时期的理解,有误的是( )。A、第二个时期古文为时文所代B、石介复古的目的...

1、[判断题] 宋代的文学理想是“常”、“自然”,苏轼认为“常”是一个持续不断的动态过程。

A、对

B、错

 2、[判断题] 晚唐骈文的代表作家是李商隐。

A、对

B、错

 3、[单选题] 关于宋代古文运动第二个时期的理解,有误的是( )。

A、第二个时期古文为时文所代

B、石介复古的目的还是在于歌咏太平

C、石介、孙复走的是文统的路线

D、文统至欧阳修而大成

 4、[判断题] 古文发展后来由实用转到纯文学技巧的追求上,开始了后人所称的文学的自觉时代。

A、对

B、错

 5、[单选题] 骈文未起之前就有了丽词,从下列哪个方面不能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

A、对于技巧的追求

B、联想

C、事证

D、音韵变化

 6、[单选题] 不是欧阳修文风理论认识的是( )。

A、以儒家思想来严格地规定纯净的文学风格

B、提倡近情合理、简洁明了的义理之说

C、认为“道”体现着“简”、“易”

D、排斥为文务为高奇的立场

 7、[单选题] 唐初修类书与文学相关的目的是为了( )

A、骈丽徘偶文章之用

B、学习行文技巧

C、革新骈俪文风

D、研习散文之用

 8、[判断题] 苏轼在《日喻》一文中阐明了“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的道理,在这里“道”即孔孟之道。

A、对

B、错

 9、[单选题] 燕许大手笔,其中“燕”指玄宗时燕国公( )。

A、刘知几

B、苏颋

C、宋璟

D、张说

 10、[单选题] 不属于柳宗元散文风格的是 ( )

A、立论精密深厚

B、奇崛瑰怪、闳中肆外

C、内容博大精深

D、语言简洁峭厉

 11、[判断题] 在创作实践中文体文风有了实质进展,是天宝(742—755)中后期到贞元(785—804)中韩愈登上文坛前这段时间。文章由骈而散已成为不可阻挡之势。

A、对

B、错

 12、[单选题] 对苏轼文艺思想理解有误的是( )。

A、通过生活实践获得对“道”进行认识

B、求物之妙,了然于心即是作者能够得事物之要

C、道与学均积之于平时,至临文之际,随时可以得来

D、了然于口与手则是“工”的境界

 13、[单选题] 认识到不是文章决定治乱,道德才是根本,提出了文章教化说的是( )。

A、萧颖士

B、梁肃

C、柳冕

D、独孤及

 14、[单选题] 不是欧阳修散文风格特点的是( )。

A、平易流畅,意能曲达

B、纡徐柔婉,吞吐抑扬

C、散文诗化,风味曲包

D、文势挺拔雄健

 15、[判断题] 李商隐的骈文创作其内容虽然不同,但是显示出的风格特征却如出一辙。

A、对

B、错

 16、[判断题] 韩柳的历史贡献在于他们创立文学散文的结构范式,把作者本人表现在作品中。

A、对

B、错

 17、[单选题] 最早有意识地出于功利目的而提倡散体文的,历来认为是西魏的宇文泰、( )等人。

A、苏绰

B、欧阳修

C、韩愈

D、柳宗元

 18、[判断题] 古文运动的衰落是指中唐以后骈文又恢复了统治地位,普及度和数量都超过了古文。

A、对

B、错

 19、[判断题] “文以载道”说作为儒家的文学理论,可以追溯到刘勰和王通。

A、对

B、错

 20、[判断题] “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伟丽者也。“出自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A、对

B、错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