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春《唐宋古文研究》作业_3

未知 试卷 2023-08-01 1465

摘要:1、[判断题] 苏绰、李谔改革文风的目的,一在教化,一在政治,一开始便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一下子就反到了骈体文的要害上,所以取得了成功。A、对B、错 2、[单选题] 唐初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文学标准“合其两长”的人是( )。A、唐太宗B、魏征C、颜师古D、陈子昂 3、[判断题] 沿...

1、[判断题] 苏绰、李谔改革文风的目的,一在教化,一在政治,一开始便以经世致用为目的,一下子就反到了骈体文的要害上,所以取得了成功。

A、对

B、错

 2、[单选题] 唐初提出了一种理想的文学标准“合其两长”的人是( )。

A、唐太宗

B、魏征

C、颜师古

D、陈子昂

 3、[判断题] 沿韩愈明道的传统走下去,易流于高谈心性,或浮华而而空疏。

A、对

B、错

 4、[单选题] 以下对欧阳修“反对弃百事而不关心”文学主张理解有误的是( )。

A、这点继承了柳宗元“辅时及物”的文学主张

B、个人的情感应该是建立在“常”与“正”的基础上

C、很少谈“道”,往往以“意”代之

D、提倡“常”、“自然”“简”、“易”

 5、[判断题] 欧阳修还写了《新五代史》、《新唐书》,他行文利求简洁,减去了史书中的文学意味,还原了史书的本色。

A、对

B、错

 6、[单选题]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出自苏轼( )。

A、《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B、《超然台记》

C、《前赤壁赋》

D、《日喻》

 7、[单选题] 对苏轼文统观认识有误的是 ( )。

A、开始注重文的一面,开文统之论

B、反对道统说

C、肯定文的价值,建立了文统说

D、大胆地宣言为文而文

 8、[判断题] 杨刘体和西昆体等时文宋代盛行一时,他们虽然借用了李商隐声律艺术技巧,表现的却是雍容和穆的太平气象,是对五代萎靡文风的继续。

A、对

B、错

 9、[判断题] 韩愈一生为人讥议处甚多,如一宦官俱文珍来往,还写过序文,颇有谀词。

A、对

B、错

 10、[判断题] “宜以古之体制为本,今之辞调为末,并须两存,不可偏弃也。”是南朝梁裴子野《雕虫论》中的主张。

A、对

B、错

 11、[判断题] 最早的散文中有骈句出现,是历史事实,但骈句之发展为骈体,二者却并非一回事。

A、对

B、错

 12、[单选题] ( )提出的文以贯道的主张在中唐以后相当流行。

A、宇文泰

B、苏绰

C、王通

D、李谔

 13、[单选题] “中国古代散文”是现代人使用的概念,( )首次提出了这个概念。

A、周作人

B、郁达夫

C、刘半农

D、胡适

 14、[判断题] 柳宗元提出了不平则鸣之说。

A、对

B、错

 15、[单选题] ( )说战国之文"深于比兴、深于取象",即是就文章大抵富有形象性而言。

A、章学诚

B、郭沫若

C、鲁迅

D、钱钟书

 16、[单选题] “散文”二字最早出现在文献( )中。

A、刘勰《文心雕龙》

B、西晋木华《海赋》

C、韩愈《与冯宿论文书》

D、刘师培《论文杂记》

 17、[判断题] 散文发展到韩柳,其突出贡献也就是说使得他们的古文成为文学散文范式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作古文时把叙述与描写相结合,议论与叙事、抒情相结合。

A、对

B、错

 18、[判断题] 韩柳否定了乐关教化,文关兴衰的旧说,将治国平天下的关键归结于修身正心,得人进贤,并提出了不论贵贱、唯问贤愚的取士原则。

A、对

B、错

 19、[单选题] 对柳宗元生平认识有误的是 ( )

A、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官至柳州刺史,人称柳柳州

B、柳宗元勤于读书,善于思考,态度严谨,五经之外,先秦诸子也都下过工夫。

C、在经学史上,敢于疑古,敢于创新

D、致力于倡导宋儒所谓的道学

 20、[单选题] 不属于宋代古文运动第二个时期偏重文的一方的人是( )。

A、穆修

B、尹洙

C、苏舜钦

D、孙复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