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春《中国当代文学史》作业_3

未知 试卷 2023-08-01 1188

摘要:1、[单选题] 王蒙1956年创作的_______,表现最初的“惶惑”。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B、《青春万岁》C、《春之声》D、《活动变人形》 2、[单选题] __________作为“大墙文学”的代表作,打破了一个长期严加防范的禁区,揭露了“四人帮”横行时期社会主义的监狱竟成了关押正...

1、[单选题] 王蒙1956年创作的_______,表现最初的“惶惑”。

A、《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B、《青春万岁》

C、《春之声》

D、《活动变人形》

 2、[单选题] __________作为“大墙文学”的代表作,打破了一个长期严加防范的禁区,揭露了“四人帮”横行时期社会主义的监狱竟成了关押正义之士、滥杀无辜的法西斯屠场的可悲现实。

A、《神圣的使命》

B、《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C、《大墙下的红玉兰》

D、《我应该怎么办》

 3、[判断题] 《绿化树》在主题上是承接《灵与肉》的。

A、对

B、错

 4、[单选题] 周立波的___________,将复杂的社会生活纳入简单的政治,表现出明显的配合农业合作化的创作意图。

A、《山乡巨变》上卷

B、《山乡巨变》下卷

C、《暴风骤雨》

D、《湘江之夜》

 5、[单选题] 高加林是________中的人物。

A、《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B、《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

C、《人生》

D、《绿化树》

 6、[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阿城所创作的作品?

A、《孩子王》

B、《树王》

C、《棋王》

D、《小鲍庄》

 7、[判断题] 老舍建国前的作品描写的是农民革命历程,农民同地主阶级间的斗争、争夺是重要主题;而赵树理建国前则以高度的民族主义超越阶级革命,他曾自豪地称自己是一个“抗战派”。

A、对

B、错

 8、[多选题] 以下哪些是《白鹿原》中的人物?

A、孙少平

B、白嘉轩

C、鹿兆鹏

D、白灵

 9、[多选题] 以下哪些属于张贤亮所创作的“西部世界”中的人物?

A、马缨花

B、李秀芝

C、韩玉梅

D、海喜喜

 10、[判断题] 陆文夫的《美食家》将苏州关于“吃”的风俗当作一种特有的文化来描写,反映了社会生活、心理的变迁。

A、对

B、错

 11、[判断题] 中国的“解冻文学”启示人们的理性,把“神”还原为“人”。苏联的“伤痕文学”则把“神”写成“鬼”。

A、对

B、错

 12、[判断题] 江河的《纪念碑》,在“纪念碑”意象中,融进了对民族、对历史、对自我生存价值的深深思考。

A、对

B、错

 13、[单选题] __________俯拾即是的突兀之处和轻轻的揶揄,表现了作家和老寿一样,对老甘这个来自于人民的子弟兵,却蜕变为骑在“衣食父母”头上的官老爷,内心里感到难以言喻的痛惜。

A、高高的白杨树》

B、《静静的产院》

C、《剪辑错了的故事》

D、《草原上的小路》

 14、[判断题] 《相见时难》是王蒙反思小说中的“民族篇”。

A、对

B、错

 15、[单选题] 竹林的__________,是较早地反映“文革”时期农村的衰败景象和下乡知识青年悲剧的作品。

A、《生活的路》

B、《挚爱在人间》

C、《女巫》

D、《呜咽的澜沧江》

 16、[多选题] 下列哪些属于关仁山的作品?

A、《大雪无乡》

B、《九月还乡》

C、《锦绣谷之恋》

D、《小鲍庄》

 17、[单选题] ________是一首“严峻的乡村牧歌”。

A、《爬满青藤的小屋》

B、《姐姐寨》

C、《山川呼啸》

D、《芙蓉镇》

 18、[多选题] 下面哪些作品__________,以描写蓬蓬勃勃的社会建设强烈地表现了1950年代初期的“建国文学”的总主题。

A、《登记》

B、《龙须沟》

C、《青春万岁》

D、《我们播种爱情》

 19、[判断题] 赵树理的全部作品反映了二十世纪中国农民的翻身和翻身的挫折,《平凡的世界》则是中国农民二次翻身的史诗。

A、对

B、错

 20、[单选题] __________描写“荒谬”年代的劳改队,只是驱赶人们整天排队、出工、报数、点名,像工具一样地干活,上天赋予人们享受正当快乐的权利被剥夺净尽。

A、《灵与肉》

B、《绿化树》

C、《男人的一半是女人》

D、《邢老汉和狗的故事》

 21、[单选题] 齐东海是_____________中的人物。

A、《远去的白帆》

B、《并不愉快的故事》

C、《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

D、《大墙下的红玉兰》

 22、[单选题] 赵树理的__________全篇洋溢着“新生活”正在开始,“旧生活”节节败退的欢乐气氛。

A、《小二黑结婚》

B、《登记》

C、《三里湾》

D、《锻炼锻炼》

 23、[判断题] “伤痕文学”中干群关系主题的多重性在于,它既敏锐地发现执政党的作风问题,急切地发出“党要管党”的呼吁,又把这些在各种程度上失去了同群众联系的干部看作“自己人”。

A、对

B、错

 24、[判断题] 寻根文学作家将目光投向整体的现实人生,注目于民族的生存状况,普遍地发现民族文化的危机。

A、对

B、错

 25、[判断题] “吃不饱”可谓赵树理创作的最终主题。

A、对

B、错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