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在2022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全球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中,经济增速最高的区域是( )。摘要:1、[单选题] 在2022年10月IMF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中,对全球2023年经济增速预测中,经济增速最高的区域是( )。A、美国B、欧洲C、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D、拉美和加勒比地区 2、[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 )。A、毛...
A、美国
B、欧洲
C、亚洲新兴市场和发展中经济体
D、拉美和加勒比地区
2、[单选题] 新中国成立后,首次提出“四个现代化”建设目标的是(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陈云
D、朱德
3、[多选题] 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内容包括( )。A、以人民安全为宗旨
B、以政治安全为根本
C、以经济安全为基础
D、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
4、[单选题] 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欧洲遭遇能源危机,美国高价向欧洲出口能源,导致欧洲能源密集型产业因生产成本高涨纷纷减产停产。这一现象说明:( )。A、美国遵循经济规律
B、欧洲缺乏能源储备
C、欧洲可以通过涨价弥补损失
D、供应链受阻风险巨大
5、[多选题]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卡点”和“瓶颈”可能包括( )。A、科技创新能力不强
B、供给体系质量不高
C、资源要素投入消耗较大
D、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还未完全形成
6、[多选题] 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中国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行了哪些早起探索( )。A、太平天国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7、[判断题] 2023年第一季度初步核算,我国国内生产总值284997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5%。A、对
B、错
8、[判断题] 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将在“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时达成。A、对
B、错
9、[判断题] 近年来,作为农业生产投入品的能源大宗商品价格是一直上涨,推升了粮食价格。A、对
B、错
10、[多选题] 较高的通货膨胀可能带来的影响包括( )。A、整体物价上涨
B、经济迅速复苏
C、社会动荡加剧
D、民众对政府不满
11、[判断题] 实现共同富裕,必须认识到共同富裕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A、对
B、错
12、[单选题]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实现有效市场与( )的更好结合。A、有效政府
B、有为政府
C、高效政府
D、担当政府
13、[多选题] **总书记2023年3月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中提出的倡议包括( )。A、共同倡导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
B、共同倡导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
C、共同倡导重视文明传承和创新
D、共同倡导加强国际人文交流合作
14、[多选题] 中国式现代化主张以( )探索创立具有包容性的人类文明新形态。A、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
B、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
C、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
D、以文明创新超越文明传统
15、[判断题] “碳达峰”、“碳中和”的提出是绿色发展的重要体现。A、对
B、错
16、[单选题] 我们坚定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一边,高举( )旗帜。A、和平、发展、合作、进步
B、和平、安全、合作、进步
C、和平、安全、合作、共赢
D、和平、发展、合作、共赢
17、[单选题] 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平衡不充分本质上是( )。A、发展质量不高
B、城乡发展差距大
C、居民收入不高
D、创新能力不强
18、[单选题] 高质量发展应该优化重大生产力布局,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的区域经济布局和( )。A、国土空间布局
B、国土空间体系
C、国家空间布局
D、国家空间体系
19、[单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依托我国(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A、低成本优势
B、超大规模市场优势
C、组织优势
D、地理区位优势
20、[单选题]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是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全面建成( )。A、小康社会
B、共产主义
C、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D、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1、[单选题] 2017—2022年,我国连续6年成为世界货物贸易( )国。A、第一大
B、第二大
C、第三大
D、第四大
22、[单选题] 十四届全国政协新设置了“( )”这一界别,这是全国政协界别30年来的一次重大调整。A、经济界
B、文化艺术届
C、科学技术届
D、环境资源届
23、[判断题] 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高质量发展的体制保障。A、对
B、错
24、[多选题] 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包括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A、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B、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C、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D、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5、[单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 )振兴。A、技术
B、科技
C、组织
D、教育
26、[单选题]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其中第二步是到( ),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A、2030
B、2035
C、2040
D、本世纪中叶
27、[单选题] 联合国贸发会的报告认为,推动2022年贸易增长的因素包括全球运输能力提升和( )。A、全球经济复苏
B、全球技术进步
C、科技创新支撑
D、货运费用回落
28、[单选题] ( )发展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A、创新
B、协调
C、绿色
D、共享
29、[单选题] 人口规模巨大特征在实现中国式现代化中的优势不包括( )。A、丰富的劳动力储备
B、巨大的市场规模
C、较大的消费市场
D、丰富的资源储备
30、[单选题] 202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经济的比重约为( )以上。A、8%
B、18%
C、28%
D、38%
31、[单选题] 俄乌冲突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产业链供应链受阻
B、粮食能源短缺影响
C、国际制裁系列反应
D、经济合作转向
32、[判断题] 从改革开放开始,中国才开始推进现代化建设。A、对
B、错
33、[多选题] 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为中国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 )和快速发展的( )。A、体制保证
B、制度保证
C、物资条件
D、基础条件
34、[单选题] 2022年2月,美国白宫发表声明,美国与欧盟、法国、德国、意大利、英国、加拿大领导人决定,将部分俄罗斯银行排除出SWIFT支付系统。这一行为表明( )。A、美国遵循经济规律
B、俄罗斯与美国存在冲突
C、全球经济治理任重道远
D、美国的支付系统不可或缺
35、[单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选择。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共产主义
C、中国式现代化
D、中国道路
36、[单选题] 我们坚持把实现( )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A、满足人们物质文化需求
B、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C、提升人民获得感
D、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
37、[单选题] 我国建立起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工业体系的雏形,落后的经济面貌开始改变的标志性事件是( )。A、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B、1949年新中国成立
C、1978开始改革开放
D、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38、[单选题] 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已由2012年的第34位上升到2022年的第( )位。A、9
B、10
C、11
D、12
39、[单选题] 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 )。A、文化产业
B、文化现代化
C、文化队伍
D、文化产品
40、[单选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 )城市。A、智慧
B、花园
C、便捷
D、现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