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减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等措施加以实施。这种行为叫做()摘要:1、[单选题] 逐步减少对政策的投入,逐渐减小政策的实施范围,放松对执行标准的控制等措施加以实施。这种行为叫做()A、政策废止B、政策代替C、政策分解D、政策减缩 2、[判断题] 只有在理念创新战略的前提下,公共政策才能在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A、错误B、正确 3、[判断...
A、政策废止
B、政策代替
C、政策分解
D、政策减缩
2、[判断题] 只有在理念创新战略的前提下,公共政策才能在内容、手段、方法等方面有所突破A、错误
B、正确
3、[判断题] 纠正偏差这一环节包括确定偏差的类型、程序,找出偏差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纠正偏差的措施。A、错误
B、正确
4、[单选题] "新闻媒体尽可能多反映百姓心声,并对政府形成较强的舆论压力,以促使国家有效地制定与实施政策。"这是完善政策监督机制的哪种手段()A、建立健全公共政策法律规范
B、完善公共政策监控辅助手段
C、提高政策监控者素质和水平
D、加强公民和新闻媒体的监控
5、[单选题] 将政策过程中准备付出或已经付出的代价与已经取得或准备取得的收益的大小相比较,衡量其得失的一种方法叫做()A、损益分析
B、线性规划
C、博弈分析
D、德尔菲分析
6、[多选题] 指挥协调是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环节,其中的“指挥”指的是()A、将政策目标任务、政策方案、政策计划分派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单位和工作人员
B、按照计划筹集分配物资经费,组织实施试点工作,总结推广试点和典型经验
C、通过行政命令、经济调控和教育激励等手段,指导执行工作的全面展开和有效推进
D、公布和政策方案的解释、说明
7、[判断题] 从法律观点而言,行政裁量是指行政机关在法律积极明示的授权或消极默示许可的范围内,基于行政目的,自行斟酌,选择认为正确的行为,而不受法院的审查。A、错误
B、正确
8、[多选题] 公共政策执行主体主要包括()A、国家和地方行政机关
B、司法机关
C、被赋予执行权的其他公共权力机关
D、供职于以上机关的公职人员
9、[多选题] 政策调整对政策系统及其环境所产生的消极影响()A、政策调整会使不同程度地浪费一部分已经投入的政策资源
B、政策调整也会挫伤一部分公众的积极性,并对公共机构的形象产生影响
C、不利于政策科学化
D、不利于保持公共政策的稳定性
10、[判断题] 政策方案评估包括价值评估、可行性评估、效果评估、风险评估等。A、错误
B、正确
11、[判断题] 定量分析方法对不能进行量化的政策对象,如政治、文化、社会伦理等领域的政策评估具有定性方法所不具有的优势,有利于克服政策可行性与政策可接受性之间的矛盾。A、错误
B、正确
12、[单选题] 成为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基本社会因素的是()A、利益集团
B、新闻媒体
C、公众的诉求
D、政党
13、[判断题] 建议是针对政策目标的,不是针对政策手段的。A、错误
B、正确
14、[单选题] 彻底结束旧的政策,完全取消其相关功能的行为叫做()A、政策废止
B、政策替代
C、政策合并
D、政策分解
15、[判断题] 凡是经过贯彻执行,解决了原有的政策问题,促进了社会进步,增进了公共利益,并得到了群众拥护的公共政策,就是正确的、高质量的公共政策,否则就是错误的公共政策。A、错误
B、正确
16、[多选题] 公共政策的目的是()A、满足需求
B、给予帮助
C、保证秩序
D、配置利益
17、[多选题] 政策执行的两个层次分别是()A、组织层面
B、自由裁量
C、逻辑层面
D、象征层面
18、[单选题] 政策法律化应具备以下条件()A、对全局有重大影响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B、具有长期稳定性的政策可以上升为法律
C、只有比较成功的政策才能上升为法律
D、以上皆是
19、[多选题] 政策终结在政策过程中的地位主要表现()A、旧政策的继续
B、旧政策的结束
C、新政策的启动
D、新政策的研发
20、[单选题] 政策控制的最根本的标准是()A、政策目标
B、政策效益
C、政策偏差
D、政策漏洞
21、[判断题] 构建公共政策执行的信息沟通协调机制,以畅通信息传播和反馈渠道,尽量避免或减少政策信息的不对称性,是防止公共政策执行偏差和提高公共政策执行效率的重要途径。A、错误
B、正确
22、[判断题] 公共政策环境是指政策系统边界之外并和政策系统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所有事物,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A、错误
B、正确
23、[判断题] 新政策出台与旧政策终结并举的方法不能缓和政策终结带来的压力A、错误
B、正确
24、[判断题] 如何探究政策过程中某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对其他政策变量或现象的影响,并预测政策过程或者政策现象的发展趋势,就要用到回归分析法A、错误
B、正确
25、[单选题] 下列政策控制的程序排列正确的是()A、衡量绩效、确立目标、纠正偏差
B、确立目标、纠正偏差、衡量绩效
C、确立标准、衡量绩效、纠正偏差
D、衡量标准、确立方向、评估绩效
26、[多选题] 政策执行的行政方式有着显著的特点()A、约束力强
B、准确性高
C、发挥作用快
D、具有纵向性特点
27、[判断题] 简单“前-后”对比分析是先确定公共政策对象在接受公共政策作用后可以衡量出的值,再减去作用前衡量出的值,得到的结果就是公共政策效果。A、错误
B、正确
28、[判断题] 公共政策创新战略包括理念创新战略、体制创新战略、人才创新战略、资源整合创新战略;工具创新战略和营销创新战略不能算是公共政策创新战略A、错误
B、正确
29、[单选题] 被称为科学决策模型的是()A、政治系统决策模型
B、理性决策模型
C、感性决策模型
D、渐进决策模型
30、[判断题] 政策的权威性由政策制定主体的权威性和政策制定程序的规范性所决定A、错误
B、正确
31、[判断题] 政策执行的法律方式,指通过各种法律、法令、法规和司法程序审判、仲裁的方式保证政策执行。A、错误
B、正确
32、[多选题] 政策监督应具备的基本条件()A、建立必要的制度、法规,明确职责
B、政策监督者与政策监督对象之间应保持时时沟通
C、在机构设置上保持监督机构的独立性
D、对监督对象有影响权。
33、[判断题] 品德论者认为“人,而不是行为,是价值评估的目标”,因为行动的道德是由行动实施者的个性特点所决定的。A、错误
B、正确
34、[判断题] 可执行性是指既定的政策具备执行所需要的基本的客观条件,政策经过执行者的主观认同和努力,既定的目标可以实现。A、错误
B、正确
35、[判断题] 政策执行的行政方式是行政机关采用行政规章制度、命令或指示、组织纪律等行政方式执行公共政策A、错误
B、正确
36、[多选题] 政策评估标准包括()A、政策评估的事实标准
B、政策评估的主观标准
C、政策评估的价值标准
D、政策评估的目标标准
37、[判断题] 价值分析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石,一切公共政策都是为了寻求、确认、选择、实现和分配价值,这个过程实际上就是价值分析的过程A、错误
B、正确
38、[单选题] 指对经济、社会行为或具体制度选择的许可或限制、禁止政策,这类政策对制度创新和深化改革至关重要,这是指()A、工具性政策
B、目标性政策
C、制度性政策
D、利益性政策
39、[多选题] 政策执行人员的哪些方面是政策得以有效执行的重要条件()A、政策执行人员对政策的认同
B、对政策执行工作的责任感
C、主动性和创新精神
D、较高的政策水平和管理水平等
40、[判断题] 政策评估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评估人员不一定要具有专业的知识A、错误
B、正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