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2)19春在线作业2-0004

未知 试卷 2022-09-14 1498

摘要:1、[单选题] “南冥 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文中义是( )A、地名B、天上的池塘C、天然形成的池D、遥远的池 2、[判断题] 古代汉语的词汇从音节上看折腰是以双音词为主的。A、错误B、正确 3、[多选题]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关于此...

1、[单选题] “南冥 者,天池也”中“天池”的文中义是( )

A、地名

B、天上的池塘

C、天然形成的池

D、遥远的池

 2、[判断题] 古代汉语的词汇从音节上看折腰是以双音词为主的。

A、错误

B、正确

 3、[多选题] “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 )( )

A、“黜弃之,迁徙之”是被动句

B、苟是如果的意思

C、踬是倒的意思

D、艾是止的意思

 4、[判断题] “眼”的词义由“眼睛”引申为“针眼”,引申义与本义的联系是引申义与本义所指称的对象有相似之处。

A、错误

B、正确

 5、[单选题] 词义从原义过度到新义后,反映客观事物的范围,也随之收敛,使新义成了古义外延的一部分,这种演变叫做

A、词义扩大

B、词义缩小

C、词义转移

D、词义改变

 6、[单选题] “我決而飞,抢榆枋”中“決”的文中义是( )

A、迅速的样子

B、飞的样子

C、振翅的样子

D、盘旋的样子

 7、[单选题] 用在注释古书时,使文意如水流注,畅通明晓的注释方法是

A、传

B、注

C、疏

D、笺

 8、[判断题] 词义扩大指词义从古义过渡到今义,结果使古义成了新义外延的一部分。

A、错误

B、正确

 9、[多选题] 关于“治、 理”,说法正确的是

A、两词本义有区别

B、治本指治水,理本指理玉

C、后来在“治理”等意义上通用

D、两此意义完全相同

 10、[判断题] “素善留侯张良。”中“素”的意思是平素。

A、错误

B、正确

 11、[单选题]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中的“蓬蒿”是

A、一个复音词

B、一个连绵词

C、两个单音词

D、一个单纯词

 12、[判断题] “譬况”法是对汉字用打比方或描写说明的方法来注音

A、错误

B、正确

 13、[多选题] 下面各句中,“者”字是代词的是( ) ( )( ) ( )

A、动作者归之于功,为勇者尽之于军

B、其言谈者必轨于法

C、此愚者之所以大过也

D、一悟万乘之主而从车百乘者

 14、[判断题]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诛”的本义是指责。

A、错误

B、正确

 15、[判断题] “江”与“河”从古义过渡到今义都属于词语扩大

A、错误

B、正确

 16、[多选题] 关于“双声”和“叠韵”的定义,说法错误的是

A、两字声音相同为双声

B、两字声调相同为双声

C、两字韵相同为叠韵

D、两字必须韵母相同为叠韵

 17、[判断题] 所谓孤平,就是指在律诗的一个句子中,本该用平声的地方却用了仄声,然后在本句或对句的适当位置,把该用仄声的字改用平声。

A、错误

B、正确

 18、[单选题] “至杀不辜人也,拖其衣裘,取戈剑者”中“辜”的文中义是( )

A、辜负

B、劳苦

C、安逸

D、有罪

 19、[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含有连绵词的是

A、布帛寻常,庸人不释。

B、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

C、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D、为之权衡以称之,则并与权衡而窃之

 20、[判断题] 关于“ 对 ” 在一首律诗中,前一联的对句与下一联的出句第二字的平仄必须相反。

A、错误

B、正确

 21、[判断题] “言战者多,被甲者少矣”, 其中“被甲”的意思是请战。

A、错误

B、正确

 22、[判断题] 《吕氏春秋》一书,全书现存160篇。

A、错误

B、正确

 23、[多选题] 下面复音词中,是连绵词的是()()()()

A、披靡

B、诸侯

C、宾客

D、扶摇

 24、[多选题] 对五言和七言律诗的描述,正确的是

A、五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

B、七言的以首句入韵为正轨

C、五言的以仄收式为正轨

D、七言的以平收式为正轨

 25、[判断题] 古代汉语中,把同一韵的字归并到一起,构成一个独立的组合,称为韵目。

A、错误

B、正确

 26、[判断题] 舟、 船是同义词,可从方言的角度辨析。

A、错误

B、正确

 27、[判断题] 三十六字母中次浊的有:明微泥娘疑喻来日

A、错误

B、正确

 28、[单选题] 根据字形和词义的联系,術的本义是

A、伎俩

B、邑中道

C、学问

D、技艺

 29、[多选题] 关于《 史 记 》,叙述正确的有

A、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的通史。

B、有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

C、有最通行的所谓的“《史记》三家注。

D、作者是司马光

 30、[判断题] 现在通行的《礼记》,是东汉杜预作的注,唐孔颖达作的疏,这就是所谓 的《礼记注疏》,是最通行的注本。

A、错误

B、正确

 31、[判断题] “适莽苍者,三飡而反”中“飡”与“餐”是异体。

A、错误

B、正确

 32、[判断题] “合于 桑 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其中“会”的意思是会合。

A、错误

B、正确

 33、[多选题] 关于“赐、予”这两个同义词说法正确的是

A、都有“给予”的意思。

B、两者在等级观念和感情色彩上是不同的。

C、赐用于上给下,地位、辈分、年寿高的给地位、辈分、年寿低的。

D、“予”是给予的通称。

 34、[判断题] 肌和肉二者在词义的适用对象上区别很严,肉无论何时都不能指人的肉。

A、错误

B、正确

 35、[单选题] 根据字形与词义的联系,衝的本义是

A、冲动

B、前进

C、活动

D、交叉路口

 36、[多选题] “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关于此句,理解正确的是( )( )( )( )

A、“高其位”中“高”是使动用法

B、“大其禄”中“大”是使动用法

C、滋是动词,滋生的意思

D、其是代词

 37、[判断题] 上古汉语的“去”主要指离开,现在则指到某地去,方向恰好相反。

A、错误

B、正确

 38、[判断题] 词的本义在一组词义中只有一个,而引申义的数量可以很多。

A、错误

B、正确

 39、[单选题] 由两个独立的单词结合而成的,凝固得只表示一个单纯的意义的复音词叫做

A、连绵词

B、合成词

C、重言

D、单纯词

 40、[单选题] 借口属于复音词中的( )

A、连绵词

B、叠音词

C、附音词

D、合成词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