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古代汉语(二)》作业_2

未知 试卷 2022-09-19 1535

摘要:1、[单选题] 《诗经》中的“国风”包括( )。A、十五国风B、十四国风C、十三国风D、十二国风 2、[多选题] 下列作品,属于两汉乐府民歌的是( )。A、《上邪》B、《有所思》C、《孤儿行》D、《陇西行》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是( )。A、《离骚...

1、[单选题] 《诗经》中的“国风”包括( )。

A、十五国风

B、十四国风

C、十三国风

D、十二国风

 2、[多选题] 下列作品,属于两汉乐府民歌的是( )。

A、《上邪》

B、《有所思》

C、《孤儿行》

D、《陇西行》

 3、[单选题] 下列不属于屈原的作品是( )。

A、《离骚》

B、《关雎》

C、《山鬼》

D、《国殇》

 4、[判断题] 委婉修辞常用的表现方式有谦敬语、避讳语、迂回语等。

A、对

B、错

 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发”,当“出发”之意讲的是( )。

A、射者正已而后发

B、朝发轫苍梧兮

C、书未发

D、韩信使者至,发书

 6、[判断题] “载沉载浮”中的“浮”是指乘着船行走。

A、对

B、错

 7、[单选题]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联中出句拗和救的字分别是( )。

A、在 歧

B、歧 在

C、为 在

D、在 为

 8、[单选题] “今有一人,入人园圃”中“园”的意思是( )。

A、菜园

B、果园

C、花园

D、蔚园

 9、[判断题] 一首律诗分成四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第三四句称为颈联;第五六句称为颔联;第七八句称为尾联。

A、对

B、错

 10、[判断题] 赋是文体的一种,是由《诗经》、《楚辞》发展二来的,《诗经》是赋的远源,《楚辞》是赋的近源。赋的性质在诗和散文之间。

A、对

B、错

 11、[单选题] “乘赤豹兮从文狸”句中“从”的意思是( )。

A、顺从

B、跟从

C、依从

D、听从

 12、[判断题] “完”和“备”两者都含有“全”的意思,但侧重点不同。

A、对

B、错

 13、[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索”字,含有寻找,求索之意的是( )。

A、若以腐索御奔马

B、使其党人入索财物

C、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D、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14、[单选题] 近体诗第(二)种句式“仄仄平平仄仄平”中可平可仄的是( )。

A、第一、五字

B、第三、五字

C、第一、三字

D、第一、四字

 15、[判断题] 律诗讲究“黏对”,所谓“黏”是指每联出句和对句必须是相反的类型,否则就叫失黏;所谓“对”是指上联对句和下联出句的平仄类型必须是同一类的,否则就叫不对。

A、对

B、错

 16、[多选题] 下列各字属于会意字的是( )。

A、政

B、采

C、伐

D、秉

 17、[判断题] “诗曰”中的“诗”指的是《诗经》。

A、对

B、错

 18、[判断题] 韵部是韵书的分部,韵书是按韵编排的书。因为做诗填词的时候是需要押韵的,相同韵的字接在一起就叫韵部。

A、对

B、错

 19、[判断题] “我入自外,室人交徧摧我”选自《诗经·北门》。

A、对

B、错

 20、[判断题] “还”特指“回国”;“回家”;“回”只是简单的表示“回来”。

A、对

B、错

 21、[多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征”,有“征伐”之意的是( )。

A、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B、有布缕之征

C、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与王敌

D、驷玉虬以桀鹥兮,溘埃风余上征。

 22、[多选题] 下列作品属于韩愈的是( )。

A、《恨赋》

B、《别赋》

C、《进学解》

D、《子产不毁乡校颂》

 23、[多选题] 下列句中的“其”属于加重反问语气的是( )。

A、其谁不知?

B、其何以行之哉!

C、其谁曰不然?

D、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24、[单选题] “浔阳地僻无音乐,终年不闻丝竹声。”中“丝”的意思是( )。

A、丝线

B、弦音

C、丝绸

D、丝缎

 25、[单选题] 下列句子中的“省”字,表示“检查、反思”的是( )。

A、江阳王既来省疾

B、吾日三省吾身

C、元妃省亲

D、命有司省囹圄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