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春《中国古代文学史(一)》作业_2

未知 试卷 2022-09-19 785

摘要:1、[单选题] “三吏”、“三别”是下列哪位诗人的代表作?A、杜甫B、柳宗元C、白居易D、韩愈 2、[单选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 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句话充分概括了学术界对历朝各代文学...

1、[单选题] “三吏”、“三别”是下列哪位诗人的代表作?

A、杜甫

B、柳宗元

C、白居易

D、韩愈

 2、[单选题] 国学大师王国维《宋元戏曲史》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 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句话充分概括了学术界对历朝各代文学代表样式的普遍认同,那么,王国维认为汉代的代表文学样式是?

A、散文

B、史书

C、乐府

D、赋

 3、[单选题] 西汉乐府民歌最早记录于哪部书?

A、《汉书·艺文志》

B、《乐府诗集》

C、《宋书·乐志》

D、《玉台新咏》

 4、[单选题] 我国第一部文人词集是?

A、《花间集》

B、《云谣曲子词》

C、《乐章集》

D、《漱玉词》

 5、[单选题] 殷璠在他的《河岳英灵集》中评价一位边塞诗人进说他“多胸臆语,兼有气骨,故朝野通赏其文”,他所说的诗人是谁?

A、高适

B、岑参

C、王昌龄

D、李颀

 6、[单选题] 《鹦鹉赋》的作者是

A、赵壹

B、张衡

C、蔡邕

D、祢衡

 7、[单选题] 《论语》的体例属于?

A、语录体

B、国别体

C、纪传体

D、编年体

 8、[单选题] 先秦诸子中,“好辩”、有雄辩家气质的是?

A、韩非子

B、孟子

C、墨子

D、庄子

 9、[单选题] 苏轼评价:“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指的是谁的艺术风格?

A、陶渊明

B、谢灵运

C、鲍照

D、谢朓

 10、[单选题] 在“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中被钟嵘评为“词采葱菁,音韵铿锵”是哪一位?

A、张协

B、陆机

C、潘岳

D、左思

 11、[单选题] 下列汉乐府民歌中表达对阶级剥削和压迫的反抗的是?

A、《东门行》

B、《上邪》

C、《上山采蘼芜》

D、《孔雀东南飞》

 12、[单选题] 王国维《人间词话》中评价“堂庑特大”,“开北宋一代风气”指的是?

A、温庭筠

B、冯延巳

C、李璟

D、李煜

 13、[单选题] 李广在《史记》中有专门一篇介绍其生平事迹,这篇划分在?

A、本纪

B、世家

C、列传

D、书

 14、[单选题] 下列哪一句不是我们所说的汉乐府民歌?

A、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B、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C、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D、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15、[单选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作者是?

A、刘禹锡

B、杜牧

C、李商隐

D、柳宗元

 16、[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汉代辞赋形式的是?

A、由《诗》三百篇演变而来的诗体赋,四言为主,隔句押韵,篇幅短小

B、由楚民歌演变而来的骚体赋,形式与楚辞相同

C、由诸子问答体和游士说辞而来的散体赋,韵散结合,句式长短不一,多假托两个或多个人物,通过主客问答展开描写,一般辞藻华美,篇幅长大

D、由汉乐府发展而来的抒情小赋

 17、[单选题] 《史记》中记载天文、历法、水利、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专门史是?

A、本纪

B、世家

C、表

D、书

 18、[单选题] 《祭十二郎文》是著名的抒情散文,被前人誉为“祭文中千年绝调”,它的作者是?

A、韩愈

B、柳宗元

C、白居易

D、杜牧

 19、[单选题] 在“三张二陆两潘一左”中善为“哀诔之文”的是哪一位?

A、张协

B、陆机

C、潘岳

D、左思

 20、[单选题] 我们说杜甫他同情人民,他有一句很有名的诗句“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这句诗出自哪首诗?

A、《兵车行》

B、《北征》

C、《哀江头》

D、《赴奉先咏怀》

 21、[单选题]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逍遥游”的精神境界是谁倡导的理想?

A、庄子

B、老子

C、荀子

D、孟子

 22、[单选题] 元稹的唐传奇代表作是?

A、《霍小玉传》

B、《枕中记》

C、《李娃传》

D、《莺莺传》

 23、[单选题] 我国第一篇文学理论作品《典论·论文》的作者是?

A、曹丕

B、陆机

C、刘勰

D、钟嵘

 24、[单选题] 以下不属于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是?

A、《世说新语》

B、《搜神记》

C、《幽明录》

D、《神异经》

 25、[单选题] 新乐府运动中"新乐府"这一概念是谁先提出来的?

A、白居易

B、韩愈

C、柳宗元

D、张说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