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秋《政治经济学(财经类)》作业_3

未知 试卷 2023-01-13 757

摘要:1、[判断题] 市场机制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A、对B、错 2、[判断题] 资本周转着重于考察资本运动的连续性A、对B、错 3、[判断题] 国际贸易就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A、对B、错 4、[判断题] 人们可以创造和消...

1、[判断题] 市场机制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经济本身并不具有基本制度属性

A、对

B、错

 2、[判断题] 资本周转着重于考察资本运动的连续性

A、对

B、错

 3、[判断题] 国际贸易就是由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构成的国际间的商品流通

A、对

B、错

 4、[判断题] 人们可以创造和消灭经济基础规律。

A、对

B、错

 5、[单选题] 以下哪项是从基本经济制度的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的补充

A、实行公有制的经济所有制

B、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D、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6、[单选题] 以下关于资本积累和资本集中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能使个别资本增大

B、都能使社会资本增大

C、二者相互促进

D、二者能同时进行

 7、[判断题] 微观经济效益是宏观经济效益的基础

A、对

B、错

 8、[多选题] 固定资本磨损分为( )

A、不变磨损

B、可变磨损

C、有形磨损

D、无形磨损

 9、[判断题] 社会化大生产基本规律是依靠剩余价值规律的调节作用来实现的。

A、对

B、错

 10、[多选题] 影响价格的因素有( )

A、商品的价值

B、商品的科技含量

C、货币的价值

D、商品的供求关系

 11、[判断题] 资本循环注重于考察资本运动的速度及其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影响

A、对

B、错

 12、[单选题] 货币资本的循环表明,资本的目的就是( )

A、价值增殖

B、使用价值增值

C、售卖产品

D、扩大生产

 13、[单选题] 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的主要任务是( )

A、推翻“三座大山”的压迫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

C、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D、建无产阶级政权

 14、[判断题] 纸币作为储藏手段,具有自动调节货币流通的作用。

A、对

B、错

 15、[单选题] 在简单再生产中,消费资料的实现条件是( )

A、I(c v m)=Ic IIc

B、I(v m) II(v m)=II(c v m)

C、I(c m)=IIc

D、I(c m)=II(c m v)

 16、[单选题] 社会主义必然要代替资本主义从根本上说是由

A、少数天才人物的发现所决定的

B、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决定的

C、资本主义国家工段阶级的主观愿望决定的

D、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决定的

 17、[单选题] 用于支付工资的货币执行的是货币的( )职能。

A、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支付手段

D、价格标准

 18、[多选题] 利润的平均化,是( )

A、部门之间的竞争形成的

B、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的

C、资本自由转移的结果

D、产品按生产价格出售的结果

E、指资本主义各部门利润平均化的过程

 19、[单选题] 二元经济结构理论最初是由( )提出来的

A、J .H .伯克

B、本杰明·希金斯

C、罗纳德·麦金农

D、威廉·阿瑟·刘易斯

 20、[单选题] 外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在不同汇率制度下是不同的。在浮动汇率制下,汇率由( )决定。

A、外汇市场供求

B、金属货币量

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D、西方大国政府

 21、[判断题] 生产性流通费用加入商品价值,是通过商品价值的实现来获得补偿的。( )

A、对

B、错

 22、[多选题] 在剩余价值生产中,属于不变资本的是( )

A、机器设备

B、原材料

C、劳动力

D、厂房

E、运输车辆

 23、[多选题] 剩余价值是( )

A、工人劳动时间延长到必要劳动时间以上的劳动时间生产出来的

B、由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以上的那部分价值

C、 体现了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关系

D、可变资本带来的

E、不变资本带来的

 24、[判断题] 劳动力商品的买卖并不违反价值规律。

A、对

B、错

 25、[单选题] 市场调节是指

A、由买卖双方平等交易调节的经济行为

B、由买卖双方竞争调节的经济行为

C、由商品供求关系和价格支配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D、调节资源配置

E、由买卖双方自由选择调节的经济行为

 
相关推荐

评论列表
友情链接
关闭

用微信“扫一扫”